本文转自:人民网-河南频道个人配资网
2025中欧国际医疗产业合作交流会在郑州航空港启幕。郑州航空港党群部供图
人民网郑州8月1日电 (辛静)8月1日上午,以“深化中欧医疗合作,共创健康产业未来”为主题的2025中欧国际医疗产业合作交流会在郑州航空港启幕。来自中欧医疗领域的100多名政企代表齐聚“空中丝绸之路”先导区,共探产业创新与跨境协作新路径。
河南省政府副秘书长、航空港区管委会主任田海涛在开幕致辞中介绍,河南是拥有近亿人口的大省,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数量、总床位数均居全国第一,医疗机构总数全国第三,共有医疗卫生机构8.5万个,2024年诊疗6.8亿人次。郑州航空港作为全国唯一国家级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,正以“科技创新+制度型开放”双轮驱动医疗产业发展。这里集聚了河南省医学科学院等高能级创新平台,落地了5家省级实验室、12个临床研究所,还汇聚了多家省级医院等医疗资源。截至目前,中原医学科学城签约重点项目88个,吸引264家生物医药企业落地,全国医药工业百强覆盖率超30%,碧迪、飞利浦等跨国企业与国药、华润等央企全线入驻。
郑州航空港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,举办此次交流会旨在汇聚全球智慧与资源,探索中欧医疗产业合作新路径,希望与更多跨国医疗企业合作,打造“全球研发、港区转化”的创新生态。碧迪医疗大中华区副总裁李平透露,本次大会源自2024年11月第七届进博会的共识,在河南政策支持下,中国首款女性专用导尿棒仅用40天完成审批,公司将持续深化“根植中国”战略。瑞士中心中国总经理金玉则肯定了郑州航空港的平台优势,称瑞士看重其完善的产业基础和市场优势。
会上,中原医学科学城成为关注焦点。河南省医学科学院党委委员、副院长,中原医学科学城管委会副主任杨晓峰介绍,中原医学科学城规划面积96.81平方公里,该区域已构建起“五医联动”发展格局:汇聚5家省级实验室、27个医学研究所,引进12位院士等高端人才;建设7大特色产业园区,提供超200万平方米专业载体;设立总规模185亿元的产业基金矩阵;出台专项扶持政策,单个项目最高奖励可达6000万元,目标是到2030年引育企业超1000家、生物医药产业集群规模破千亿元。
中欧国际医疗合作产业园揭牌。郑州航空港党群部供图
交流会还迎来两大合作成果落地:郑州航空港与万疆创新、瑞士中心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并揭牌中欧国际医疗合作产业园,三方计划在瑞士设立海外协同创新中心并共同举办医疗行业活动;与碧迪医疗、华润医疗签约产业基地项目,拟投资落地“一总部一中心两基地”,该项目将填补郑州航空港在高值耗材生产领域的空白。
如何破解县域医疗资源配置少、技术能力不足等痛点?全球诊断领域前六强企业快奥森多(QuidelOrtho)大亚太区总裁林妍分享了“IVD赋能县级医院”经验,其技术已服务中国4000余家医疗机构,能显著提升急诊效率,如单家县医院年均可节约高钾血症筛查医疗费用166万元。
圆桌讨论环节,多位嘉宾探讨了中欧医疗合作的机会与挑战。大家认为,中国医疗创新产业正从“规模扩张”向“质量突破”转型,需多方协同构建创新生态。此次交流会的成功举办,标志着中欧医疗产业合作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,郑州航空港将加速构建“研发-转化-产业”全链条创新生态个人配资网,为全球医疗健康事业贡献力量。
辉煌优配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